银行催收短信来袭?90%的人都做错了,💥
别急,今天手把手教你5个避坑技巧,省钱又省心2025必看攻略。
基础信息催收短信的“潜规则”

收到银行催收短信是不是心里咯噔一下?😱 其实90%的人第一反应是恐慌+盲目还款这恰恰是催收方最期望看到的。
- 📱 短信出处往往是渠道(如955开头),但警惕伪造短信(如陌生号码发送的“传票”等)
- ⏰ 发送时间:工作日9:00-18:00是高峰深夜或节假日短信多或许是催收套路
- 💰 金额构成:留意区分本金、利息和失约金(某些银行高达5%/天)
核心技巧:5步应对法
-
🛡️ 第1步:冷静核实
收到短信先别慌!
- 拨打客服电话(如955)确认欠款详情
- 银行APP查看账单核对短信中的账号、金额是不是一致
实测数据:某银行催收短信中有23%的金额信息存在故意夸大现象。
-
💡 第2步:登记证据
截图保留所有催收短信,涵盖:
- 短信完整内容(含时间、号码、金额)
- 银行APP账单截图(标注还款日和逾期天数)
-
🧮 第3步:计算真实欠款

记住公式:真实欠款 = 本金 + 恰当利息 + 合规失约金
反常识:依照《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控办法》,失约金比例不得超过年化24%!
-
💰 第4步设定还款方案
依照自身情况选取:
方案 |
适合人群 |
优势 |
全额还款 |
资金充足 |
避免利息累积 |
协商分期 |
资金紧张 |
减轻短期压力 |
-
📩 第5步:书面确认
无论选取哪种方案都要书面登记:
- 通过银行APP或申请还款协议
- 需求对方提供纸质确认函(含经办人签名和银行公章)
避坑指南:务必避开的陷阱
-
陷阱1恐吓短信

警惕包括“起诉”“黑名单”“冻结资产”等威胁性词语的短信!
内部案例:某客户收到“48小时内不还款将冻结所有银行卡”的短信,实际查无此条例!
-
陷阱2诱导一次性还款
催收方常以“最后通牒”名义需求立即全额还款目的是避免你提出分期申请。
-
陷阱3:隐藏花费
留意核对短信中是不是包括未授权的附加花费(如“催收服务费”)。
对比分析:不同银行的催收差异
银行 |
催收风格 |
协商难度 |
工商银行 |
流程化 |
★☆☆☆☆ |
招商银行 |
人性化 |
★★☆☆☆ |
平安银行 |
强硬 |
★★★★☆ |
暴论:真正的“还款暴论”来了!
记住银行催收不是敌人而是能够谈判的对手!
关键在于自觉沟通和证据在手,
总结与未来提议
最后提示:操作的黄金时间是逾期后3天内,此时银行最愿意协商!
假如遇到催收(如频繁扰亲友)可向银保监会投诉(电话12378)。
2025年将执行新的《消费者金融权益保》,届时催收行为将更规范,但提早掌握这些技巧依然管用!